个人简介
周帼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77年11月生于山西,2000年6月南京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,2003年6月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,2007年6月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,2007年7月迄今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。2009年8月-9月在韩国中央大学(Chun-Ang University)进行合作研究,2012年10月-2013年10月在美国西北大学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进行访学研究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2013,排名第10)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发明一等奖(2013,排名第3)、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(2020,排名第2)、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(2012,排名第6)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(2011,排名第8)等奖励。
研究领域
- 新型能源设备设计、热学-力学耦合设计、先进连接/表面技术、性能衰减预警及故障诊断技术
学术成果
- 1.Experimental study on peeling performance of T-type brazing joints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,2019-05-01
- 2.Numerical Study on thermal stress fluctuation caused by coaxial-jet flow for the lower head of central measurement column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,2022-07-30
- 3.Fracture mechanism of 316?LBNi-2 brazed joints using experiment and microstructure-based model,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,2023-07-05
- 4.Uniaxial ratcheting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316H stainless steel under the random cyclic loads,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,2023-11-07
- 5.Interpretation of non-conventional miniaturized creep test: derivation of equivalent gauge length,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,2023-04-06
- 6.Assembly of micro/nanomaterials into complex, three-dimensional architectures by compressive buckling,2015
- 7.Epidermal photonic devices for quantitative imaging of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.,Nature Communications,2014
- 8.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gas-solid separator used in TMSR-SF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,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,2023
- 9.Tu Shan-Tung. Study on peeling performance of T-type brazing joints based on energy method,Metals,2024
- 10.Tu Shan-Tung. Uncertainties in and recommendations to small punch tensile and creep tests for ductile materials,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,2023
荣誉及奖励
获奖名称 | 获奖级别 | 获奖时间 |
上海市自然科学奖 | 二等奖 | 2020 |
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3 |
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发明奖 | 一等奖 | 2013 |
上海市技术发明奖 | 二等奖 | 2012 |
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| 二等奖 | 2011 |
显示更多
出版著作
著作名称 | 出版日期 | 出版社 |
紧凑式换热器的设计与优选系统 | 2009 | 国家知识产权局 |
板翅结构换热装置设计制造技术 | 2020 | 科学出版社 |
High Temperature Miniature Specimen Test Methods. | 2023 | Elsevier |
教育经历
- 1996-09 至 2000-06,南京工业大学,大学本科
- 2000-09 至 2003-06,南京工业大学,硕士研究生
- 2004-03 至 2007-06,华东理工大学,博士研究生
工作经历
- 2003-07 至 2004-01,南京金能过程装备公司,换热器设计
- 2009-08 至 2009-09,韩国Chung-Ang University,合作研究
- 2012-10 至 2013-10,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,访问研究
- 2007-07 至 今,华东理工大学,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
横向项目
项目名称 | 学科门类名称 | 立项年份 |
核电厂换热器热工水力计算算法和软件开发 | 科技类 | 2022-02-21 |
(15KW、40KW、60KW)套管换热器设计 | 科技类 | 2021-09-30 |
设备内部流体力学计算 | 科技类 | 2021-06-24 |
智能换热器的设计、制造及安全检验与监管技术研究 | 科技类 | 2021-01-28 |
加氢装置高压换热系统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| 科技类 | 2019-07-24 |
空气滑油冷却器设计 | 科技类 | 2019-04-16 |
尾气分离与过滤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| 科技类 | 2015-12-08 |
Cr5Mo炉管试样持久性试验研究 | 科技类 | 2012-06-01 |
三叶孔整圆形支撑板换热器热工水力性能试验 | 科技类 | 2012-03-01 |
乙烯裂解炉炉管渗碳及机械性能试验研究 | 科技类 | 2008-05-03 |
显示更多
|